报废汽车“黑市”究竟黑在哪?
2016-07-11

近日,人民日报头版的一则报道令庞大而隐秘的报废汽车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这是一条游离在监管之外,由黑市黄牛、报废车车主、非法拆解商及零部件转销方等多方“合作”完成的非法交易链,每年致使数百万量报废车“偷梁换柱下乡,改头换面上路”,其间隐藏的巨大利益与深远危害令人咋舌。
 


黑市开端:百万车主“用脚投票”

“本来我已经到报废公司那里准备登记了,可被那里的一个二手车贩子给领出来了,人家当场给钱,拍胸脯保证比报废公司给得多。”这是此前一篇报道里提到的情形。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车主应将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交到指定的报废车回收企业进行登记、验收入库,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报废车半路被非法中间商(黄牛)“截胡”,流入黑市,而正规企业“吃不饱”。这些黄牛承诺帮车主更快处理报废车辆,不必经历繁琐的手续和漫长的周期,两相对照之下,拥有合法资质的报废车回收公司自然对车主缺乏吸引力。

据调查,在我国许多地方正规报废车回收企业每年实际处理报废车的数量远远达不到承载量,加之企业经营成本高昂,下游零部件回收效率低下、价格低,导致不少企业生存维艰。相反,绕过监管非法回收处理报废车的黑市黄牛则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每年数百万被黑市黄牛“截胡”的报废车都去了哪儿?报废车黑市交易的链条又是如何运转的呢?

揭秘在黑市“死而复生”的报废车如何变成“马路杀手”

这些被黑市黄牛非法回收的报废车辆,其中一部分被不具有正规经营资质的拆解黑作坊“开膛破肚”,将值钱的零部件(包括国家明令禁止出售的五大总成拆车件)转卖给修车行甚至直接卖给车主,形成报废车零部件交易的“地下市场”。这些报废车零部件大多已经到了使用年限,无疑将成为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却仍然不缺买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新的发动机市场售价数万元一个,但在地下市场只需要数千元就能买到,利益驱动下自然有人铤而走险。甚至有些修理厂将旧件翻新后充当新件出售给车主,堪称谋财又害命!

此外,一部分车况相对良好的报废车辆经翻新后流入市场,有的甚至连翻新都不需要,直接当作二手车出售给不知深浅的车主。近年来媒体报道因非法驾驶报废车、翻新车上路引发的交通事故比比皆是,例如:山东男子张某无证驾驶报废车将一名88岁老太撞成重伤后逃逸;江西男子驾驶报废车辆上路,交通违法记录次数高达211起;银川一男子王某无证驾驶一辆冒着浓烟的报废车辆沿街行驶;山东一男子无证驾驶报废车上路行驶,在逃避交警检查中撞上了一辆电动自行车,致电动车司机经抢救无效死亡……凡此种种,触目惊心。

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数据显示,在利益驱动下每年近半报废车被非法处置,改头换面后继续上路行驶。这就意味着,每年都有数百万辆连基本安全性能都没有保障的车辆行驶在路上,成为随时可能引发事故的“马路杀手”,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可以说,报废车黑市这块“大蛋糕”,从始至终都散发着浓浓的血腥味。

终结报废车黑市,解铃还需系铃人

如人民日报报道所言:“要解决报废车难题,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缺一不可。”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形成合力,从源头改变车主的报废习惯。一旦车主选择了正确的报废渠道而不再与黄牛合作,就能从根本上斩断报废车黑市交易的链条。

据报道,北京加大了补贴力度,报废6—10年的小客车可获8500元补助,报废10年以上的小客车可获8000元补助。同时,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对报废车辆后购置新车的车主奖励。这些激励措施的出台直接导致正规报废补贴大大高于黑市黄牛,用经济手段刺激车主通过正规渠道报废。

与此同时,政府与企业合作,运用“互联网+”能够让车辆报废便利起来。车主可以通过互联网申请报废,即可享受更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汽车报废拆解动态,避免黄牛暗箱操作导致报废车上路造成事故后让原车主“背锅”的狗血事件再次发生,车主自身的利益更有保障。一旦正规报废手段更安全、更高效、更便利,车主也就没有理由选择黄牛。

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鼓励车主正规报废,一方面通过政企合作建立更高效的报废机制和更人性化的报废平台,逐步培养中国数亿车主的习惯。双管齐下,有望从根源阻断报废车黑市交易链条,让越来越多报废车能通过合法渠道“寿终正寝”。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在政府、企业与车主的共同努力下,报废车黑色产业链引发的种种悲剧将不再发生。

 

Copyright © 2019 万绿达集团 Powered by vancheer 粤ICP备11033129号